Back
Featured image of post 黑曜石——你的第二大脑

黑曜石——你的第二大脑

A second brain for you

以下大多是理论和“为什么”,字多不看行动派请点击:保姆级别 Obsidian 入门操作思路指南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你永远的第二大脑。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A second brain, for you, forever.

我21年9月通过《卡片笔记法》第一次接触obsidian,可以肯定地说这是我去年为止用过的最天才的产品,只有一个原因,我认为这是最适合我们大脑运作方式的知识管理方法。

obsidian的slogan中最显眼的就是“第二大脑(A second brain)”。

这种方法,可以叫它roam、zettelkasten、MOC、LYT、第二大脑,都无所谓,因为它们的理念和内核都差不多,总之都是反对传统的文件夹式笔记方法、都提倡开发一种更适合大脑灵活网状结构的笔记方法。所以,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通过这篇文章理解这个概念并且准备动手实践。

你的大脑(your first brain)

既然这么说,那肯定得先看看我们的原装第一大脑吧。

大脑的具体工作方法非常复杂神秘,神经科学我尚且一窍不通,就连神经科学都不敢说研究透了大脑。但好在每个人都有大脑(i sincerely wish……),所以每个人自己多少都有感觉。

我们有时候会发现:大脑能记住未发生过的事,能将无关的事联想起来,能想象出不存在的东西,即直觉、灵活、快速、模糊、跳跃,甚至是天马行空。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在19世纪提出了意识流概念,他认为人类的意识活动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流程。意识并不是片段的衔接,而是流动的。

此外,大脑的组织方式无疑是网状的,信息在大脑中是通过神经元和神经网络之间的联系来传递的。大脑是由约上百亿个神经元组成的复杂“局域网”,每一个神经元之间又形成了约1000个连接(突触)。但是如果神经元并不连通而是独立的,那我们的脑容量会非常有限,但正是因为神经元之间的连接使大脑存储信息的容量飙升。因此你不需要每次使用的时候都重新学习一个概念,一个想法可以被整个大脑共用。

显而易见,我们的大脑是点对点连接的、跳跃运行混乱灵活网络结构,并不是清晰的线性、框架状的机器。

我当然不会忘记人类大脑伟大的理性思考和逻辑推理功能,但是大脑不是机器,它的记忆方式非常灵活和神秘,它不擅长理解数字和逻辑、记忆存储和读取过程较慢、难以长时间记住客观信息和明确联系,而且人类的记忆力很容易衰退,大脑虽然具有足够的存储空间,但并不是所有记忆都能无限期地保存下来。在这方面,人脑与电脑相比简直是相形见绌,电脑分分钟就可以记住上兆位的数字、进行上亿位的运算,而且只要储存硬件不坏,数据就可以一直原封不动地保留下去。

但这篇文章毕竟不是机械纪元序章,这些事实不代表电脑优于大脑,反而,大脑的特点实际上常年演化下人类为了更好适应环境而取舍选择的绝妙策略。 (这方面我看过一篇角度清奇、非常有趣的文章,清楚阐明了语言的可预测性和容错率的矛盾和不可兼得,比如自然语言即高容错率、低可预测性;编程语言即低容错率、高可预测性。这是“为什么自然语言如此容易产生歧义”“为什么科学术语听起来不像人话”“为什么编程会出各种奇怪bug”等现象的本质矛盾。就不展开了,感兴趣可以看看)

以上的论述只说明了一件事——我们需要分工,需要一个大脑之外的信息管理工具,而不是只靠大脑去记住、回忆所有的信息和知识。特别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中——信息时代仅在人类进化史的最后0.02%出现,人类对信息时代的适应性很差,就像肥胖的原因是人在食物充足的现代社会里依然无法克服基因里对高热量的渴望,不学习新的信息管理方法,你的大脑和笔记本也会像热量超标的肉体一样膨胀起来。

ChrisDercon在与《032C》杂志的访谈曾提到的“现实的厚度”——庞大的信息量每天都围绕着我们。提到“信息”,我不仅仅是指文字和影像,也指建筑、概念、变化、恐惧、娱乐。也指新想法诞生的世界到处充满着信息,工作中人们脑中不可能是“空白”的,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已知的观点、潜意识的信息,以至于还是要去排斥这种信息。

这就回到了obsidian的特点和文章开头的说法——“第二大脑”,你可以把这种工具想象成我们大脑的外部脚手架,它围绕你的第一大脑灵活搭建而成,与你的第一大脑各取所长各司其职。

大脑和卡片盒有明确的分工:卡片盒负责处理细节和参考资料,存储的是一种长期的记忆资源,它能保持信息的客观性不被改变。这使得大脑可以专注于要点、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科大图景,并更具有创造力。大脑和卡片盒可以分别专注于自己最擅长的事情。—— 《卡片笔记写作法》

不适合大脑的方法(unfit tools for your brain)

在说最适合大脑的方法之前,先说说什么是不适合大脑的知识学习、信息管理方法

根本没方法

或许是最常见的,包括随手写备忘录不整理、发sns碎碎念不回顾、直接收藏信息不分文件夹等等。

这些行为不仅会遗忘浪费奇思妙想、使大脑反复思考一件以前已经想过的事,而且会让自己被信息碎片淹没,写下的东西变成了活埋思想的坟场而从未形成完整作品。

“文件柜”

“文件柜”指,知识单元用单一的嵌套结构以特定文件路径单独保存分门别类的文件夹里。要访问这些知识信息,用户必须记住文件的存储位置,标签内容,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来定位文件。

这是现实最常见的信息管理方法,比如给每门课准备独立的笔记本、比如将相册里的照片分类储存、比如试图用单一分类理解音乐作品(“前卫先锋实验艺术#&……%@#…%““别吵了别吵了,建议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人类”)。

它的核心矛盾在于很多信息具有多个特点不能被单一分类;而且一个信息明明可以用在不同地方,却只被局限于单一的嵌套结构。这直接造成了容易重复冗余记录此外、难以快速检索定位、信息之间缺乏互联性等问题。

Roam白皮书中的描述

  • 冗余

    文件柜方法使 聚合或重用同一条信息 变得很难甚至是不可能,因为每次对任何文件进行修改时,都必须跟踪和更新它的位置。几乎相同的想法重复被记录,且在任何大范围更改位置时都要进行大量工作。如果每个神经元仅能保存一个单独的“单位”记忆,我们的大脑就会迅速充满到溢出。

  • 缺乏互联性

许多文件被孤立而脱离了其上下文;信息被放在抽屉里,而不是系统性的放进更广泛的知识框架中。知识树可以在给定层次结构中的文件之间创建非正式关系,但这些关系通常是不明确的,且只能描述垂直的“父和子”分类关系。

这是适合电脑而非人脑的信息储存方法,毕竟其实你电脑上的硬盘就是这么储存文件的,如果电脑需要多次读取一个文件,存在嵌套结构里是无所谓的,因为电脑可以精准地记住结构和位置,可以用矩阵定位随时调用。你的人脑做不到如此精准,也很难记住明确的层级嵌套,因为人脑运用的是点到点的跳转符号结构,不是一层一层的嵌套分类结构。比如,你的母亲,你很容易就可以用一个短短两个字的符号「妈妈」记住她,你并不会这么记「宇宙-地球-我的国家-我的省市-我的家庭-我的母亲」或者「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女性-母亲-我的母亲」。

“文件柜”式的储存方式既不符合大脑,也是巨大的浪费,你学到的一个概念可以在无数地方出现、派上无数用场,不应该静静地躺在发黄的笔记本里,而应该作为一个符号被保存进你的第一大脑,作为具体内容被保存进你的第二大脑。

学院法

算是“文件柜”法比较适合人类的进阶改良版本,学院法就是模块化、自上而下把知识分门别类、拆解掌握

每一个上过学的人都体验过的,具体而言,先把知识按体系特点区别拆分成不同的科目,再在科目里拆分不同的单元,再把单元拆分成课,再把课拆分成知识点,然后由一个老师带领着学生们一个一个知识点从头到尾学习,从而掌握一个科目的所有知识结构,最后设置一个考试检查掌握知识的程度。

不得不说这个方法相比前两者的合理性更高,但它依然不是最符合人脑的信息管理法。

学院法本身作为一种接受知识的方法没有问题,学习知识确实最好从体系出发而不是碎片化接触。因为绝大多数学科都有明确的学科体系和逻辑架构,即使没有,也有比较明确的发展历程。系统性接受知识有助于你搭建框架和客观理解,没有一整个体系做参考和比较,就不太容易跳出来客观看待概念和理论(旁观者清的那种)。

但是学院法的问题就在于,这个体系是不是僵化和固步自封了?或者干脆是一次性的?你是不是认为课本和学院之外没有其他的知识和方法了?你是不是把笔记抄进课堂笔记,考完试之后这辈子都不再翻开了?

再复习一遍第一段:我们的大脑是点对点连接的、跳跃运行的混乱灵活网络结构,并不是清晰的线性、框架状的机器

接受和理解知识需要从体系下手,但是记忆、评价、输出、运用则必须打碎体系,也就是「拆书」——按概念或者任何你自己能记住的单位(总之不是笔记本/文件柜/书籍)把知识存放和关联起来,形成自己的知识库,以便于随时调用。

只不过有了obsidian的帮助,拆书变得前所未有得容易,你不再需要麻烦的剪刀、胶水、本子、笔,你只需要你的大脑、第二大脑、鼠标、ctrl c+v 。

头脑风暴

在陷入僵局和开题初期,头脑风暴是一种被广为提倡的激发想象、拓宽思路的方法。

但我们必须清楚一个事实——你的大脑是不会凭空产生任何没有根据事实的想法的!就算是最意想不到、最天马行空的幻想和梦境的根基也一定是你此前在现实中接触、思考过的事物。

所以头脑风暴看似不可思议地挖掘出了新点子,实际上是打捞出了被你浪费的旧点子,这些“突然冒出来的绝妙点子”本来就不该被你白白抛弃在某个鸟不拉屎的大脑沟壑里盼着某年马月有一阵所谓的"头脑风暴"把它吹出来!!

(需要注意,这篇文章针对的是个人信息管理,现实中引入外部信息的情况下团队头脑风暴应该还是有益的。)

在《卡片笔记写作法》里作者对为何反对头脑风暴有一个精彩的论述

正是因为很少有人真正懂得正确记笔记的方法,几乎所有的写作指南都建议从头脑风暴开始,这也不足为奇。如果你一直从未写过笔记,那大脑的确是唯一的求助之地。不过,大脑并不是一个优选:它既不客观,也不可靠,而这在学术或非虚构写作中是两个相当重要的方面。提倡以头脑风暴为出发点就更令人惊讶了,因为大多数想法并不是来自头脑风暴:你脑海中能用于头脑风暴的东西通常并非发源于此,相反,它们来自外部,来自于阅读、讨论和他人的意见,来自于与写作相关并通过写作得到提升的一切。 ——《卡片笔记写作法》

思维导图 / 幕布大纲

思维导图或幕布大纲容易给人一种“生产力↑↑↑”的错觉,实际上我认为它在输入上并没有生产力优势。首要的就是,它太僵化了,知识之间的联系真的是清晰的层级、树状结构吗?

再再复习一遍第一段:我们的大脑是点对点连接的、跳跃运行的混乱灵活网络结构,并不是清晰的线性、框架状的机器

如果用的是完全手绘的、随意发挥的导图,倒是符合这个定义的,但xmid和幕布等软件做出来的效果经常是「清晰的层级、树状结构」,缺点和“文件柜”的缺点如出一辙,如果你长期以此作为学习工具,到最后几乎一定会发现难以记住和找到实际的知识。

总之我个人同样不推荐这个方法,marginnote之前版本的脑图功能就是头脑风暴,现在已经改成类似「无限草稿」的形式了,之前有条广播提过。然而我现在也不怎么用margin了hh,或许未来可以写一篇我的ipad笔记软件跑路爬墙史(goodnotes/幕布→marginnote→notion→obsidian)

实际上思维导图和幕布大纲最合适的领域并不是「输入」,而是「输出」,几乎每一本书都有「目录」,思维导图或幕布大纲是和目录差不多类型的东西,它适合你掌握一个概念之后输出,讲解的时候有一个思维导图提示别人会很方便不是吗?

总之,一定要明确:接受、理解 和 记忆、评价、输出、运用 之间的区别。

闪卡(anki)

闪卡(anki)是一种以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为原理,旨在把信息死记硬背刻入大脑形成条件反射肌肉记忆的方法。

《卡片笔记写作法》对anki颇有微词:

以提高“存储强度”为目的,这种学习方法主要是记住孤立的事实,而不强调建立联系。这正是学习心理学家们贴切描述的“死记硬背”——试图通过重复来强化和巩固大脑中的信息。这就像在古老的石碑上刻字一样,把客观材料塞入大脑。

从进化论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大脑有一种内在的偏好,就是喜欢学习有意义的信息,而对无意义的字母组合不屑一顾,这是非常科学的。但赫尔曼·艾宾浩斯为之奠定了长久而有影响力基础的传统学习理论,却将理解与学习分离开来。

学习不是像保存在硬盘上那样保存信息,而是在信息碎片之间建立连接和桥梁,在合适的时刻绕过抑制机制。提取强度就是使用特定的“线索”触发特定的记忆,当我们需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策略性的思考回想起最有用的信息。

但我其实不这么看,这个方法我从高中开始断断续续实践多年,最近(考逝周)还在使用……

我觉得它并非如上所说是人人厌恶的“死记硬背”,因为人类确实刻了很多无意义的东西在大脑上作为地基,才有可能逐步发展更高级的认知和行为。就像中文是象形文字,但恐怕没有几个中国人能如《说文解字》一样解释每个字的意思,我们只是“把客观材料塞入大脑”。

正如「自动化模式理论」所说:

所有技能刚开始都必须要进行有意识地“学习”,在逐渐熟练后就会成为无意识的自动化行为,从而不再占用我们的工作记忆容量。

我一直记得有一句话非常有趣

“对大多数人来说,弹吉他就和走路一样简单,可是别忘了,我们花了几年时间才学会走路。”

布鲁姆知识分类
布鲁姆知识分类

但是参考布鲁姆知识分类,闪卡非常适合最底层的“记忆”,纯用闪卡的话,确实连稍高一层的“理解”都很难够得上,更别提运用、分析、评价、创造了。

举例来说,想象有一条轴,左边是最适合这方法的,右边是最不适合这个方法的。数学公式之类的一定在最左,因为这种东西在入门阶段本来就不需要理解也没有意义;单词位于中间,因为单词其实是非常需要理解、联系、语境的(字母/单字理论上位于最左,但我们在童年阶段就已经内化了)。右边的东西可就多了去了。

总之越左的一定是越小、越基础的单位,而右边更复杂、更多样,也就更适合用此文介绍的方法。

我目前认为最好的方法就是anki和roam法二者综合使用,形成最小学习闭环,即“学习-思考-记录-复习”。

对大脑如何运作有进一步兴趣的可以看《心智探奇》这本书,其中的一张图可以顺便解释我最后提到的东西,而且你会发现,它和后文的关系图谱惊人得相似。

语义网络

Obsidian(second brian for you)

其实说起来,我用过的第一个类似软件并非obsidian,而是flomo,比看《卡片笔记法》还要早得多(大概20年末)

正是flomo的开发者少楠推了这本书,书里提到了obsidian我才了解到这个软件。但我还是得“过河拆桥”地说,flomo的好用程度远远比不上obsidian,具体就不在此展开了。再详细说一个事,我特别去看过obsidian的about us,它的开发主力是滑铁卢大学(计算机专业极其出名,滑铁卢被称为加拿大硅谷)的毕业生,它的功能完善和开放程度都让我不敢相信这是疫情期间才诞生的新产品。

obsidian归根到底只是一个软件工具,它背后体现的“第二大脑”信息管理、学习方法才是我这篇文章的核心,前面一个字没提obsidian的两段已经把这个道理的why shouldwhy not说得很清楚了,所以下文我将在obsidian语境下具体讲这个方法是如何实现的(how to),并不会说得很细,主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来。

在obsidian语境下,我认为它之所以能称之为"第二大脑"的核心功能无非两个——链接(link)和关系图谱,这两者的底层原理在roam白皮书中都有详细讲解,我在此不再重复。

双链功能绝对是obsidian的最大精髓!

看看官方文档里是怎么说的——

这意味着在 Obsidian 中你可以 顺着思路的指引 而 随心所欲地落笔 ,即使有所遗漏未来也可以在相应的地方轻松补充。这种特性使得 Obsidian 成为了一个绝佳工具:你可以自由地思考、自由地记录,而不必担心笔记应该存放于何处。当你发现笔记标题需要修改时,你只需要在笔记顶部的标题栏进行更改,Obsidian 就会自动将修改同步到所有与该笔记相关的链接中。

再看看roam白皮书里说的

每个注释或文件不是存在于真空中,而是成为相互联系的知识图中的一个节点。单个节点可以同时在多个不同的序列、层次结构或文件路径中保持位置,并且可以与其他节点“对话”,双向传递有关每种关系性质的信息。该网络是动态的,任何更新和修订将实时更新至整个网络。网络中的各个节点或分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分叉,从而允许在不更改原始含义的情况下建立新路径。

总之,你在码字,码着码着,突然想到了一个新点子,你可以直接打两个[[,然后输入你为这个点子取的标题,obsidian会直接创建一个新页面,你可以进去把你想到的东西写下来。因为这个引用功能已经通过双链的形式把这两个页面联系了起来,所以你可以写完再回去写原来的页面,日后浏览的时候也很容易把这两者关联起来。

如此简单的一个功能,就是第二大脑的核心,即把属于自己的知识随心所欲地关联起来形成有机的海洋,而不是零散的碎片或者僵化的档案,因为前者才是你大脑思考的形式。

关系图谱(Graph View)

卢曼曾经有一句可以用于非常精髓概括外脑思考的话:

没必要先分类再填充。最好让结构慢慢的生长。过于精确的分类,反而会让我们丧失了从多个角度看待问题的可能。

我在段首解释了应该在obsidian里写什么(what),此处即是(how),即 不要用分类先预设好某个范式。 见过一些朋友一上来就琢磨obsidian里的文件夹应该怎么用(folder,不是vault),然而其实我几乎不用这个功能,而是先按自己的思路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用link不断关联自己的思考,自然而然会逐渐形成结构。而且这个结构不是死的,完全是围绕你大脑生长起来且不断生长的有机脚手架。

非常直观地具体体现在obsidian里就是关系图谱这个功能,它的视觉效果既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何"obsidian是第二大脑”、何为"让结构慢慢地生长”,也可以非常好地帮助我们在使用过程中梳理整体逻辑和寻找潜在联系(外脑思考流程中非常重要的一步)。

作为如此直观的功能,还是直接看视频和图片好。

左:互联网可视图;右:我目前的第二大脑
左:互联网可视图;右:我目前的第二大脑

点击⚙️下方的🪄可以看到自己的第二大脑的生成过程,我就不放动图了,可以看看b站的视频

结语(my brain, your brain, our brains)

正如前文所说,obsidian背后体现的"第二大脑"信息管理、学习方法才是我这篇文章的核心,那么这篇文章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

说实话,展望一下,我毫不怀疑这是会引起信息管理革命的方法。人类社会是建立在生产力发展、技术更新的基础上的。我认为人类似乎还没有适应屏幕主导的信息时代,就像我看过大多数所谓的“电子笔记”(goodnotes、notability为主),其实就是把纸笔思维搬到ipad+pencil上,这不是无纸化的思维,不是信息化的思维,我只能说最多是手帐/插图画之类的审美取向,而不是生产力取向。

我认为以obisdian为代表的roam法完美体现了以键盘为主的计算机时代的全新文字信息管理方式。(但我不认为这代表纸笔会被抛弃,因为人类理解图画和文字用得几乎是两套系统,也就是说 纸笔 和 键盘鼠标 是两套并行不悖的系统。而纸笔系统反映在信息时代的方式应该是无限草稿/无限画布,反正不是精美手帐,下次有机会展开讲吧。)

预告一下?这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笔记。不过这应该是我最成功但也是唯一一次彻底用这个方法XD 后面很少看句句干货的方法论书了
预告一下?这就是《卡片笔记写作法》的笔记。不过这应该是我最成功但也是唯一一次彻底用这个方法XD 后面很少看句句干货的方法论书了

你仔细思考一下,为什么会有注释、脚注、参考文献这种极为麻烦甚至丑陋、极为妥协姿态的东西呢?

这都是因为人类的思维被纸这种平面单调的媒介局限了。

你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 我把鼠标悬停在一个文章中被作者标记出来词语或者段落上,就能直接看到这个词语的维基百科界面、作者关于此处的额外想法、作者认为和此有联的其他材料、引文参考文献里的原文和上下文,这个世界会是什么样的呢?如果我甚至可以点击鼠标,去维基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去触摸一个更立体更有血有肉的(而不是被埋在故纸堆单一阐释中的)作者形象、直接跳到另一本书里开始阅读,这个世界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虽然我不懂技术,但我认为这在技术上是没有太大障碍的,只是需要我们的大脑先冲破薄薄的纸张千年以来的束缚。(这当然还有屏幕时代中画面崛起文字落寞的问题,不过这里确实不适合展开……)

可能有人会说,这不就是互联网吗?是,但也不完全是,还是建议看roam白皮书,里面有对wikipedia和GitHub的肯定与批评。此外互联网现在对信息的聚合大多依赖搜索引擎和门户网站,更别提如今互联网(至少墙内简中)发展趋势似乎愈发不容乐观。

在某种程度上,现今犹豫不决变成了一种状态,就像ChrisDercon在与《032C》杂志的访谈曾提到的“现实的厚度”-庞大的信息量每天都围绕着我们。提到“信息”,我不仅仅是指文字和影像,也指建筑、概念、变化、恐惧、娱乐。也指新想法诞生的世界到处充满着信息,工作中人们脑中不可能是“空白”的,人们总是会联想到已知的观点、潜意识的信息,以至于还是要去排斥这种信息。搜索型文化对我们来说不是负面的,它是将更多、更密集的信息和更多的历史引入视觉影像的一种方式。这个过程是:想法出现,然后你开始犹豫不决,然后你去检索对它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纯粹的观点”是从概念到视觉现实的直达路径,但却是很幼稚、很枯燥的。这就是为什么现在的“人工艺术品”比“天然艺术品”更精巧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你将搜索和数据联系起来,还将它与视觉文化的“后端数据库”联系起来。然而搜索似乎也与“chaos”(无秩序,混乱状态)相联系。现在,我们的想法太丰富、生活太多彩,以至于不能将它们有序地整理起来,我们能够做的就是搜索。搜索的方法取代了我们应该系统地整理思路以变得更有效力想法。但可能甚至搜索也会变得更深入,你将能够在你的系统中搜索到本搜不到的事物,然后通过已搜索的条目进行更进一步的搜索。

……

我记得德国的科隆设计学院在招生考试的时候有一项是关于个人爱好的测试。我想这也许就是个人创造力的源泉。社会的发展一定会让我们获得资源更加容易,也给每个人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创造机会。比如通过Google,你可以查询到几乎任何信息。也许某条信息资源(或可理解为形式资源)会被数百数千人使用到,但利用它能再生出什么就完全决定于使用者自己了。所以问题不在资源是否相通,而在于我们是否能够把资源跟“自己”进行有效链接,毕竟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本来大家都用网页,任意浏览器均可登上链接,公开、成熟、便宜的技术 然后变成APP,方便商家把用户攒到自己鱼塘理收集大堆数据杀熟。 APP多到让人难以忍耐后,出现了小程序,在微信里登陆存在的小程序和公众号。既方便企鹅收钱圈鱼塘,又免除大家下载一堆APP占空间的烦恼。 只是网页就能做到且更方便快捷多功能的东西,为什么要交钱给企鹅做他小局域网里的一截? 本来就墙成火锅了,还要搞成九宫格火锅。

更具体分析一下,或许我们处在一个大裂谷时代。

我曾经对黄金时代症候群非常感兴趣,拉丁诗人贺拉斯曾在罗马帝国鼎盛时期发出的哀叹:“我们(贺拉斯及其同代人)是父辈们退化的后裔,而父辈们又是从他们的祖先那里退化而来的。”

目前我认为这可能是人类整体思想的进步通常总是稍稍晚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所致,所以会出现经济繁荣科技飞跃但文化真空的尴尬局面,此时要么向外学习更复杂高等文明生产出的文化,要么溯源崇尚前一科技阶段文化黄金时代生产出的文化,虽然几率不大但也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繁荣文化体系。

纸质时代生产了无数如今完全无法望其项背的优秀伟大文字作品,而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1946年诞生,第一台个人计算机(PC)1981年诞生,互联网如今大概不到四十岁,比一小半人类的年龄还小。 所以我们最常描述信息时代的一个词语——碎片化,会不会是因为我们尚且处在一个全新时代的极幼年时期呢?

对当代的大未来而言,这并不是能从历史中估测出的结论,无论是全球化还是信息化在历史中并没有什么先例,但既然全球化,我觉得无论从哪里兴起,都会产生和计算机信息时代相匹配的繁荣文化的,也许电子游戏是一个代表?或许这种个人独立但有机互联的方式就是我们的未来?

如果obsidian是我抛砖引玉的第二大脑,可否说roam是未来全人类的共同大脑呢?(obsidian基于本地文件和个人智库的基本点是不可能改变的,但是notion有这种趋势,虽然它的双链加得很蹩脚)

正像roam白皮书里所说——

这对人类知识的愿景是一种集体的、开源的智能,不断地重新排列、迭代和进化以追求真理。我们每个人都将成为这个集体智能中的一个节点,建立联系并创建网络,分享每个人所能提供的最好的东西,在改善他人的同时也在改善自己,推进人类整体前进。


附录

参考:

《卡片笔记写作法》中的卢曼卡片笔记法(zettelkasten)

roam白皮书

LYT/MOC法

(嘿,但还记得吗,我开头说名字和理论不重要,重要的是赶紧下一个obsidian用起来吧!)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Enter through the narrow gate.
For wide is the gate and broad is the way that leads to destruction,and many enter through it.
Built with Hugo
Theme Stack designed by Jimmy
© Licensed Under CC BY-NC-SA 4.0